發布時間: 2021-05-19 來源: 合肥產投集團閱讀量:14741
5月18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赴市屬國資平臺公司調研黨建和經營情況,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市領導錢巖松、王文松參加。
虞愛華先后來到市興泰集團、產投集團、建投集團,參觀企業展廳、黨員活動室等地,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管理、黨建工作等情況。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市國資委及三家公司作了工作匯報。虞愛華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并就有關具體事項商討解決方案。
市屬國資平臺公司調研座談會現場。
虞愛華在市屬國資平臺公司調研座談會上講話。
虞愛華指出,市屬國資平臺公司在推動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貢獻,創造了很多經典“戰例”,形成了很多合肥“秘訣”,是推動合肥高質量發展的“寶貝”。
虞愛華強調,市屬國資平臺公司貢獻大、壓力也大,操作水平高、要求更高,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再接再厲、敢闖敢拼,不斷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一要做優產業與資本“老本行”,進一步增強資本運作和產業感知能力,圍繞“科創+產業+資本”創新投融資模式,持續創造“無中生有”“新題大做”的豐碩成果。
二要算好民生與市場“兩本賬”,對市屬企業進行差異化考核,更好發揮其在民生領域的特殊兜底作用,讓公益性行業更加公益,競爭性領域充分競爭。
三要打造制度與機制“升級版”,深入實施市屬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深化用人、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解決“高水平大鍋飯”和企業“機關化”傾向。
四要堵住經營和廉政“風險點”,堅持黨的領導,完善國資監管,強化風險管控,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市屬企業高質量發展。
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由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工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并組建而成。作為合肥市國資委所屬三大平臺公司之一,集團定位于產業投融資和創新推進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集團注冊資本152.8億元,國內主體信用評級AAA級,國際信用評級BBB級。擁有全資企業24家,控股企業4家,參股企業20家。截至2020年12月底,產投集團資產總額616億元,凈資產總額247.2億元;2020年全年實現凈利潤4.1億元。
集團以服務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為宗旨,瞄準產業發展中高端環節,圍繞合肥市重點產業領域,以長鑫項目、中國聲谷項目、中歐班列等重大項目為抓手,進行“補鏈、延鏈、強鏈”,激發產業“鏈”式效應、實現產業集聚發展。與兆易創新合作,建設合肥長鑫12吋存儲器晶圓制造基地項目,搶先成為國內DRAM行業領軍者,助力合肥打造“中國IC之都”。合肥中歐班列自2017年底正式移交產投集團運營管理,發運量逐年遞增,并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中國聲谷發揮部省共建平臺優勢,按照“人工智能+信創產業”戰略部署,聚力打造國家級產業基地。截至2020年底順利實現入園企業與全年產值“雙千”目標。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小廟有機資源處理中心項目建成投產,強化綠色環保全產業鏈布局,助力打造優質宜居宜業的生態高地。
集團圍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堅持創新在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中的核心地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努力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為集團整體產業發展打開了新局面。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成效顯著。以離子醫學中心公司、中科離子裝備公司為載體,推進超導質子腫瘤治療技術研發和設備國產化進度。不斷打造創新載體,與在肥科研院所加深合作,與中科院物質研究院合作成立創新院公司、共建中科環境公司。牽頭成立合肥科創集團,作為專注科創服務的平臺運營公司,推動校(院)地合作模式進階升級,構建我市創新平臺“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環,助力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策源城市建設。
集團以“基金+產業”“基金+基地”模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向戰新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實現了引領產業發展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雙目標。高效運營市天使投資基金、市創投引導基金、合肥市科創基金等多支政府類引導基金,圍繞合肥“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的產業主線,構建覆蓋企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的產投系基金群,總規模突破670億元,累計扶持企業超300余家。為保障重大產業項目順利推進,集團成功發行兩期海外債,2020年第二期3億美元海外債,期限3年,利率2.95%,創近三年以來相同類型、相同期限香港市場最低發行利率記錄,全場認購倍數超5.6倍。